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597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古佛全: 愈研愈入, 百炼始成 “金”

作者:□本报记者 吴兆桐 于上淇查看:139





  他沉心科研、孜孜以求,化寂寞为热爱;他突破学科局限、创新思维,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他秉持初心、学以致用,在工业环保领域做出突破。他是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钢铁冶金2017级博士生古佛全,中南大学2019年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沉潜蓄势“等风来”

    一天24小时,你是怎么度过的?对古佛全来说,从周一到周日,从早八点到晚十点,最大限度地“泡”在实验室是日常。“科研常常是枯燥的,任何一个小成果、小突破的取得都是艰难的,所以要得耐得住寂寞。”这种寂寞,是宿舍、食堂和实验室之间三点一线的日常,也是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娱乐世界的对照。但每当一个重要数据采集成功,一个重要实验步骤完成,寂寞也就被乐趣取代。渐渐地,习惯了研究中的亦喜亦忧,古佛全已经完全将科研工作融入了生活,习惯并享受科研的“寂寞”。在此过程中,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参与撰写专著一部,孜孜不倦地将所研所学转化为实在成果。

  科研路上,并非总是踽踽独行,有“风”相携,方是至幸。对古佛全而言,导师张元波教授和彭志伟副教授就是他科研路上的“风”。二人的精心指导,是激励古佛全把科研工作做精做细做专的“助推器”。前者“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害怕犯错,有了想法就放手去尝试”的鼓励让古佛全在科研路上干劲十足,而后者总是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为训,对他的论文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极细小的错误也会被挑出。严谨治学,专注研究,这是两位导师教给古佛全的,使他沉潜于所攻课题,孜孜不辍,奔着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积蓄能量。


    跨学科汲思路,深钻细研攻原创

    古佛全所从事的钢铁冶金研究属于传统领域,学科发展相对完善,想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新则十分困难。他意识到,仅仅拘泥于本专业领域的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材料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广泛研阅多个学科文献,力图在学科交叉的研究学习中寻找灵感,开阔思路。

  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激活了古佛全的创造性思维,使之硕果累结。他着眼于资源—冶金—材料一体化,在冶金渣高效增值利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 3 篇,其中在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发表的论文正是钢铁冶金和化工领域学科交叉研究的典型性研究成果。
  跨学科地“网罗”灵感,催生出蓬勃的创新张力。古佛全把科研目标盯准了原创性研发。目前,他已经以学生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研究关涉化工、物理、生物、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要素。其中一项关于双层生物炭铁矿球团的发明专利,提出生物炭直接还原球团中炭不均衡分布技术思路,有效降低碳的配入量。这项专利可应用到直接还原铁生产中,显著降低炭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驰而不息,实现10%到100%的突破

    在对冶金渣领域研究中,古佛全顺应工业转型升级趋势,着眼于解决钢铁冶金领域的环保问题,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针对镍铁渣处理难、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他决心开发一种镍铁渣全量化高效利用技术。为此,他突破现有的从镍铁渣中回收有价组分的技术局限,创新思维,变“减法”为“加法”,提出通过添加剂的作用将镍铁渣物相直接转变为可利用组分的技术思想。他通过查阅国内外多学科文献,并进行了大量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最终开发了镍铁渣制备复相耐火材料新方法,将镍铁渣的工业利用率从原来的不到10%提升到100%,实现了全量化高效增值利用,研究成果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古佛全的研究成果已经完成了工业试验,进入筹备建厂实施阶段,将为镍铁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两年多的科研历程中,古佛全始终秉持“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初心,并以此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向前。他曾经扛着设备冒着链篦机生产温度1200℃的高温爬上4米多高的脚手架,猫着腰完成了链篦机中的数据采集,完成了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球团窑炉系统热工诊断及热能优化采集准确数据工作。他以学生负责人身份完成的“太钢复合造块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具有显著的节能增产、减排降耗效果,为太钢技术改造提供了优选方案。
  对古佛全来说,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时所收获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可以抵消掉所有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枯燥与艰难。
  作为党员,古佛全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继续坚持搞科研,向优秀的人看齐,影响更多的人,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从专注科研的沉寂,到坚定热爱的沉醉,古佛全将坚守为工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初心,怀着一腔热情,开拓思维、不断创新,继续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4924次访问,全刊已有736935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