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584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思政教学 精益求精

查看:108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之后,网络反响热烈。可以说,这是习总书记给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上的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通过学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我深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责任重、使命重。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涉及政治觉悟、家国情怀、知识视野,还包括为师做人等方面。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进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我觉得今后的思政教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是在教学中不仅具备知识视野、历史视野,还应注意提升国际视野。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思政课教师应当“视野要广”,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对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一般都会有相对足够的把握,而国际视野往往重视不够。中国近现代史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是一段西力东侵、中外互竞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通过纵横比较,将同一时期的中外历史特别是中国与西方、日本的历史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助益大学生深刻领会“四个选择”。
  二是坚持教学中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这是总书记所说八个“相统一”之其中一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大纲、主体内容大体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与否、理解深浅等情形,合理安排相应的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
  三是知识讲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学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也是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时刻把握思政课的这一课程性质,注重将正确的价值观带给学生。具体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增强通过史实讲政治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作出客观、准确的评判。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在授课形式上力求创新,适当跟进。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2958次访问,全刊已有736867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