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57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我们都有 “职业病” ?

作者:□ □杨甲科 袁明晨查看:44


  “理论上来说,这不应该叫锡纸花甲,而是铝箔花甲,锡是无法承受那么高的温度的。”本来只是简单吃顿宵夜,材料院14级博士生余世伦却不禁“研究”了起来。对他而言,专业方面的思考早已贯穿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看到汽车轮毂时,别人诧异于它奇怪的形状,他则会思考轮毂的生产方式是铸造还是炼造?或许,你是否也像他一样,“沾染”了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病”呢?
凡事皆有法度,在生活中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成为了法学17级姜煜的习惯。有着极强的证据和维权意识的他,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线下消费,都有保存票据的习惯。而通过法学案例的学习,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在和长辈朋友们交谈的时候,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法律意识。
  法医是一个让人有距离感的专业,但法医15级吕琛并不像影视剧里法医的一贯形象,而是个活泼且平易近人的可爱姑娘。第一次来长沙的同学问她黄喉是什么,她脱口而出的是主动脉弓。她笑称:“学习法医课程最直接的用处,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专业地拿剪刀。”解剖课程的学习正如常人所想,会影响食欲:长得像周黑鸭的息肉组织、像芒果的脂肪组织,还有草莓状的胆囊和赤豆汤状的样便,每一次的解剖都冲击着她的食欲,“从此我再也不吃草莓和赤豆汤了。”吕琛说。
  自动化15级张俊俊是一名理工男,工科学习塑造了他另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导致他在生活中的关注点与别人完全不同。“我总在思考如何把一些设备通过自动控制原理,借助程序实现它的全自动和智能,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在假期实习时,看到人工加工铜板带,张俊俊就琢磨着怎么把一整套生产流程和检测体系实现自动化,以解放人力。就连一个小小的微信步数比拼,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设计一个招财猫一样的工具来模拟走路进程,或是直接编写一个程序实现步数识别的自动化。
  对于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现象,新闻人总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习惯与观点。面对突发事件,广电16级陈偲辽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机拍照记录,然后思考可以将这个事件做成怎样的新闻。时刻关注社会新闻的她不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反倒是会思考背后的实际情况,“专业学习告诉我,要客观公正,不轻信,不盲从”。
  当被问到学科对自己的改变时,哲学18级研究生苏传泽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人的经验与认知体系形成的关系,这当然不是“掉书袋”,而是这几年学习给他带来的影响的绝佳体现。他的思维系统而严密,逻辑感极强,有时甚至到了一种“钻牛角尖”的程度,他会毫不客气地揪出他人言语表达中的疏漏之处,力求概念与表达的精准。同学笑称:“你这样是永远找不到女朋友的。”
  大学学习,既强化了专业技能,也改变了思维方式。所谓“隔行如隔山”,一瞥其他专业对人的影响,其实更多的也是对自己思维习惯的反思。不知道读后的你们,是否也有此感?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4777次访问,全刊已有736396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