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572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易代之际诗学研究的文献问题(下)

作者:□主 讲 人 : 左 东 岭查看:54


  (接上期)
文学研究中文献的真伪辨析非常重要,如果你在研究文献时不加以辨析,别人会给你一个非常难听的评价“不上路”。“不上路”是说这个人压根就没有入门。谁要得了一个“不上路”的评价,那之后的学术就会很危险了。
  第三点是关于对文献的全面整理研究与考研,以确定文献的可靠性问题。这其中包含多重意思:鉴定文献作者的时代和确定文献的规格。那如何划分易代之际的诗文作家?这向来都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例如:宋濂和金华学派的一群文人都经历了易代之际、朝代更迭。宋濂被定为新朝开国文人,而其他人则被认为是元代遗民。可是仔细翻阅资料你会发现,很多被定义为元代遗民的文人比宋濂去世还要晚。这让我们不禁产生疑惑,当时的人到底是怎么划分这些人所属的朝代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宋濂早在元执政十九年就归顺了朱明政权,他进入“解放区”的时间早,所以被定义为明代文人,而同时代的人有的不愿意接受新朝,面对朱元璋提供的官职,全然一副入仕宁死的态度,始终坚持元代的政治立场。所以跨代作家的判断依据大致根据 《中国文学大辞典》 中的规定:由元入明者,如逾五十者,不录;但若曾随元末义军反元者,或明王朝建立后入仕者,收录。在明清之际的规定为:凡是崇祯十七年到五十岁者,为明朝人,入仕于清朝者除外。意思是尽管到了崇祯十七年满了五十岁,但在清朝做了官还是会被算为清朝人。若崇祯十七年未满五十,但在明朝灭亡后仍参与抗清活动者,或仕于南明政权,又或是自诩为遗民者,归为明朝人,以表示对作家个人意愿之尊重。这听起来有些复杂,举个例子——作家夏完淳。清朝建立时他只有十七岁,这距离五十岁还有三十多岁。可是因为他选择抗清,所以列入明朝,这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他也没在清朝活过。知道生卒年尚可,若是不知道生卒年那就难办了。关于张观光 《屏严小稿》 的归属问题,这个问题就明显反映出易代之际文献的复杂性。《四库全书》 中记载:张观光,字直夫,东阳人。也就是今浙江金华一带,始末未详,是宋末元初人。根据他作品中的一些内容推测,他有着亡国之恨,但是因为他入元时间很长且担任了元朝的官职,将其归为元朝人。然而,现在的一些考据显示,《张观光集》 成书于明朝,有些是诗篇有可能并非张观光所作,其中一些与张观光的意识有偏差。有记载显示,当年宋朝皇帝被元军俘虏之后押送至大都,张观光亲自跟随,沿途还写了很多诗歌,有悲痛不能自已之言。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元朝学官之后便不愿意继续做官,请求辞官回家。这个时候他的心里是委屈的、复杂的。吴师道是他的好朋友,他便经常找吴师道倾诉愁肠,拿出自己写的诗歌,和吴师道说写诗的时间,当时写诗的心境,以及人们不能理解自己的苦闷。吴师道后来说道,“他当时和我说了很多话,可惜都没有记录下来,我现在风流不再,日渐式微,故抒之以寄己拳拳之思。”易代之际的文人思想很复杂,既怀念旧国,又需要在新朝生存,但是生存起来又不是那么地心甘情愿,一肚子的委屈。其思想和情感复杂,以至常常有在新朝做了官最后又组织反抗的诗人。其诗篇往往用典。其一,他想让后人知道,他的投降是被迫的,是不心甘情愿的;其二,这种情感也不能新清朝看出来,看出来了会惹麻烦,故长篇用典,写得隐晦。用典就是为了让有学问的人看得懂,没学问的人看不懂,写诗的人自身也要费尽心思。一个易代之际的文人,其心理的复杂,会导致其创作时的复杂,会有很多隐秘的东西需要传递。张观光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人,但关于他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到底是该把他归结为宋人还是归结为元人;第二,现存他的作品中到底混入了多少其他的篇目。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了一个观点:设立一个新的文献类型,就叫做易代之际的文献,把跨代的作家作品都归类其中,就不会产生前朝不要,新朝也不要的局面了。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创。
  最后一个问题,现代学者该如何研究易代之际的文献。易代之际的文献应该有其整理原理,我将其概括为以时间先后为线进行串联。一些作家在其生前一般会编写一些小集子,比如苏轼的 《东坡七集》。苏轼把自己在每一个地方做官的时期写下的诗歌汇总成一篇集子。这些小集子按照时间排列,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诗文编辑就是按照其写诗时期先后进行编撰。易代之际跨代作家在人生不同时期,例如在前朝和在新朝写出来的诗歌都有巨大的不同,所以在这时采用时间排列会有巨大的优势。原本有一种编撰方式是按照文体进行编撰,例如先赋后乐府等等,但这种方式用在易代之际的文人身上是欠思量的。
  所以说易代之际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其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辨伪、文献编撰的体例都有其一整套的原则。这是我们研究文学,文献问题首先要意识到的。不加注意就去研究就会产生问题,研究的成果就是建立在一盘散沙之上,立不住脚的。
  (完)
(本文来源于4月29日中南大学文新院举办的讲座录音,由陈嘉浩、山长玉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837次访问,全刊已有736372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