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南大学报》校报 - 中南大学  
  
第1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入冬杂忆

作者:贾舒涵查看:24
  长沙降温了,突然从18度降到4度,还刮起了大风,让人十分不舒服。
  大概是寒冷的日子里,大家都会本能地做点暖暖的甜甜的事吧。文艺点又不缺钱的人应该会去买杯热咖啡,坐在咖啡店的玻璃窗前,看着窗外来往的人,打着各式各样的伞,带着各式各样的笑容,或是烦闷,或是急切?往来匆匆。那么,吃货们应该也聚拢在火锅前了,无论是谁,看到眼前浓郁艳丽的红色汤底,在炉子上沸腾着,升起腾腾的热气,丝丝辛辣钻入五脏六腑,再深入骨髓,接着唾液腺就繁忙起来了。
  嗯,今天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耳机里,放的是李健的《我始终爱你》,缓缓地唱着:你知不知道我始终爱你,让熊熊烈火烧着我,也绝不让你受委屈。
  那些年里,在小小的县城里,我们真的生活得很简单,非常非常简单,但是,也非常非常快乐。就像我说过的,一切都刚刚好。外婆家住在北门外,在靠近城郊的地方,但是在小小县城里,依然很方便,走路五分钟就能到菜市场。外婆是个勤快的人,对生活的细节十分在意。她会每天起早去菜市场买菜,可以保证我们每天吃到新鲜的东西,她也会根据买到的食材做不同的菜,每天都会变换下菜式,有时还会有一些小创新,甚至去饭店吃饭,她觉得某道菜很不错,就研究一下怎么个做法,下次就能自己做出来,味道和样子都八九不离十。
  于是一到周末,我就会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婆去买菜。当然,为了照顾赖床的我,外婆会推迟出发的时间,但也不能太晚,一是太晚出发的话回来得也会晚,午饭就来不及做了,二是晚了就买不到比较新鲜的菜。
  我一般都会跟着去买菜的,因为每次去菜市场都是大开眼界的好机会,这个小小县城的菜市场,对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来说,俨然就是一个博物馆。呐,这个博物馆分为动物区、水果区、蔬菜区、种子区、调料区、陶瓷区、字画区、面点区、小零食区等等等等。动物区呢,有臭臭的鸡鸭,有水池里不安分的鱼,有小狗,有鳝鱼,有泥鳅;蔬菜区和水果区那就多了去了,数不甚数,我那时啊,也只知道自己喜欢吃的几种;种子区和调料区是我每次都会驻足很久的,嗯,因为很香啊。八角草果干辣椒,分别用蛇皮口袋装着,满满地矗在店门口,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另一边的瓜子花生干桂圆又是另一种香味,有点甜甜的。调料店的气味闻上去永远是奇怪而又安逸的。陶瓷区的各种碗具,盘子,砂锅,大小不一,颜色花纹不同,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隔着一张草纸,一个个叠放在一起。每次来看到的都是相同的场景,让人怀疑它们到底有没有被卖出去过。字画区呢,平日里就卖一些装饰画挂历之类的,一到过年,字画店就大不同了,里里外外挂满了不同款式字样的春联,福字,门神,一片红色,看上去年味极浓,满满的喜气。面点区,是外婆常光顾的。外婆喜欢吃米线,她煮的米线也非常好吃,所以米线超越了面条成了外婆家常备食材,“要半斤干米线,四个人,应该够吃了吗?”外婆会习惯性地问问那位卖米线的阿姨,阿姨也会应着“够了够了”。尽管外婆已经为这个家操持半生,为家中老小煮过无数份米线,可是她每次买米线时,都会这样问问那个阿姨。可能,这就是属于她俩之间的特殊问候吧,像老朋友那般的,有一种交流的默契。尽管只是客人和店家的关系,往来得多了,也能生出一种莫名的感情来。我称之为人情味。
  小小县城里,这样的人情味片段很多。毕竟地方不大,往来也就那么些人,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缘由有了接触。比如那位常年在街头巷尾骑着小三轮车吆喝着卖豆花的阿姨,尽管街坊们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一声吆喝:“卖豆花哩!”,街坊们就会拿好碗匆匆奔出家来喊一声“哎,我要碗豆花!”豆花阿姨就会停下车,掀开装着豆花的大桶的盖子,对着客人一笑,问一声“今天也来吃豆花啊!”然后接过碗来打豆花,就好像是老相识一样。
  这些人情味是带着温度的,不算热烈,就是温温的,刚刚好能给寒意逼人的长沙的冬和求学于千里之外的我,带来丝丝暖意。我将这些小时的回忆写下来,转而,又将它呈现在你的面前,我是惶恐的。倘若我的文章能让你回想起小时抚着你脸颊的粗糙的手掌,和着冬日阳光一般的慈爱宠溺的笑颜,让这些回忆向你扑面涌来,给你眷恋和温暖。那么我认为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想要和你一起回忆,度过暖冬。

中南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235次访问,全刊已有7363985次访问